文章分类 » Blog my Blog

消费层级的逻辑

任何一个行业,想要做好,想要赚钱,都得思考清楚其中真正运作的逻辑。包括工作。

工作不就是找一个公司,签一份合同,然后自己交工,到时候发工资么?

仔细想一下,就会发现远不止如此。否则,为何工作工资有不同?为何同样的工作会有话语权的不同?为何同是工作,会有自由度的不同?

但是今天想说的不只是工作上。很多事情都是同理,所以做个普遍性的思考吧。

赚钱?挣钱?这两个词,都是为了钱,但是前面的动词明显不一样。

何为挣钱?花费自己的劳动力,包括以前储备的知识,自己的时间,脑力,体力等方式,换取自己付出这些的报酬。对,就是报酬。报酬,是你付出之后,才能得到的,如果你要持续的收入,就要有持续的付出,一旦付出停止,那么就面临“没有收入”的境地,即老人们说的“停手停口”。

然而大多数人都停留在这个阶段上,或者说层面上,很难跳出这个惯性和框架。我呢?我也没有,但是我接触并意识到了这个问题,正在努力想办法跳出来,所以才写这篇文章。

并不是说“挣钱”不好。正如现在流行的,“不要问我我的理想,我的理想是不上班”,并不只是说说,我的理想,真的是不上班,或者说有比较高的自由度,还能有很多钱花。但是,不上班和有很多钱花,一定程度上,是一个鸡和蛋的问题。

好了,不说这些了,这些问题都不是核心。核心是我要认真思考,究竟怎么样才能自由度比较高。对我当前的认知而言,就是需要比较多的钱,不用为钱而担心。

那么,在“挣钱”的层面的时候,怎么样能挣到更多的钱呢?多数情况下,给别人打工,我们才称之为“挣钱”,要用自己的付出去换,那么自己的“付出”越值钱(即价值越高),自己获得的“报酬”才有可能越高。为什么说“可能”,企业的老板都是都是商人,他们做一个企业,是为了自己的收入的,从员工的付出与给予员工的报酬之间拿到差价,才是商人的收入。所以在我理解看来,在能留下一个人的情况下,肯定会尽最大可能压低给这个人的报酬,这是天性。因此企业里制定的一系列的关于报酬的制度,除了为了方便管理之外,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付出“报酬”的成本。

从这里来看,在打工的情况下,想要提高收入,有两个切入点。其一,提高自己的价值,提高自己能产生的价值,让企业愿意为了你个人的价值而付出贡多的薪酬;其二,在跟企业的“定价”博弈中,拿到更高的工资。如何提高自己的价值,如何跟hr博弈在谈工资的时候不吃亏等等,不分析了,我想要做的也不是这块。

我想要做的,是摆脱“打工者”的身份。

上了这些年学,工作了这么多年,曾经有数次机会(现象级别的,社会级别的)从面前走过,上学时候的个人站、SEO,淘宝个人店,11年就看过一点的区块链,之后13、14的移动端,一直火到15、16,并行的大数据,然后人工智能等。这期间,自己稍微有些想法,曾经接触过的,有淘宝开店,区块链,移动端。这些任何一样,如果能深入做下去,都会给自己带来不菲的收益。但是都死在了浅尝辄止。

想要摆脱“打工者”的身份,必须得有自己的一份事业,持续为之投入,然后这个事业能自动的,持续的为自己带来收入。自己也早有这个意识,很多事情坚持下去,做下去,“也许”就会离自己的梦想更近一步。但是自己都没坚持下去。原因是什么?

说着说着成分析自己了。打住,继续搞赚钱分析。

赚钱嘛,用“钱”赚钱,就需要这部分钱要动起来,能自己产生收益,就是资本的运作。有人说,我那点钱,算什么资本运作啊哈哈哈。不要这么想,资本有大小,无论大小,都是资本,学会资本运作,都能产生收益。否则,你的钱多钱少,存在那里,都是死的,只能用一部分少一部分。不能运作,不能增值,不能产生收益,迟早有用完的那一天。

仔细想想,其实不只是“钱”才算作资本,一个人的人脉,资源,技能,时间,都是自己的“资本”。这些都应该运作起来,让他们发挥作用,产生价值。

(20180602补充)
想要清醒一点的活着,或者明白一点的活着,就得把自己梳理明白了。正确分析解剖自己,看清楚自己的优势劣势,然后确认自己想要做什么,然后看自己缺少什么资源,然后去通过提高自己或者寻找合作伙伴的方式弥补这些短板,从而做成自己想要做的事。

目标导向有时候也许更适合去做事情,没有目标的日子都是被动的活着做事,总是感觉被动,还会感觉累,并且总是被动思考,思考的内容总是会有缺失,毕竟没有主动思考时候更活跃,更专注。

OK,回来说赚钱。

一般来说,赚钱,就是利用自己的一些资源,用较低(或者想办法降低)的成本实现满足一些(量足够大)人的需求,同时收取相应的费用,就是赚到钱了。比如自己利用自己的地理优势,从制造厂商那里以较低的价格批发衣服,然后转而加价卖出去,然后扣除掉中间运输,存储,陈设等相关的费用,就是自己赚到的钱咯。说起来似乎就是这么简单,“做生意”其实逻辑就是很简单。

逻辑简单不代表执行、实现简单。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自己想象不到的问题,但是最困难的还是第一步(自己感觉,非实践的来)。

想要做,得先选领域。这时候就得要考验一个人的眼力了。你选的领域,是不是真的有需求,你选择做的东西,有没有前途,你做的附加值,有没有人买账?这些东西一方面要考验自己思维的能力,另外一方面就要考验自己调研和信息整合的能力了。

选择什么人群呢?下面就是 摘自别人家文章,没有确切研究过。

消费能力排序?

少女》儿童》少妇》老人》狗》普通男人

我眼里的好项目

前面说到投资区块链的小伙伴见面了。
这样的见面其实挺好,从一个朋友那里看到过,说:最铁的关系,是一起赚过钱的关系。虽然自己不是特别赞同,但是感觉,这种关系,跟“一起扛过枪”的感觉应该类似。一拨想要了解一个东西,或者已经了解的,甚至精通的人呢,凑到一块,交流的氛围还是会很棒的。
我加入这样的圈子,说实话,最初肯定是冲着赚钱去的,开始的时候我怎么知道里面这么多弯弯绕,都是随着接触深入,了解深入,越来越了解原理,从而慢慢又了自己的见解。
小伙伴组织的第一批基金我没有参与,一个是当时手里没钱,另外一个是对这块了解还不够深入,甚至很多赚钱的传奇都还没有了解清楚,所以对这一块有没有如此赚钱的机会,对于这个初结识还没多久没有经过事件和时间验证的小伙伴,自己心理还是有些怀疑的。另外当时圈子里(小密圈)投资的火爆程度让自己很是怀疑,简直太疯狂,也许是因为大家都已经充满了信仰,或者子弹充足,可以肆无忌惮的投资,所以才这样疯狂。
多疯狂呢?就是一个项目,之前没有发出来任何消息让大家了解,从这个项目开始公布开始报名,到打币成功,中间只给你一天甚至半天都不到的时间。没有资料,没有白皮书,没有官网,没有代码仓库。只是知道做什么的(大致),团队可能是多么牛逼,有什么样的背景,或者有哪位大佬站台表示支持这个项目,或者已经投资了这个项目,其中尤其以徐小平,李笑来等投资大佬影响最大。
但是其实知道这些,等于对项目什么都不知道。因为自己没有去研究过这个项目,没有做过尽调,没有途径或者压根没有想要去确认这些机构,大佬是不是真正投资了这个项目。两眼一抹黑,然后就疯狂的报名打币,以防自己错过了什么项目。
当初在这样一个疯狂的环境和状态中,能最终忍下来没有去参与最初的几个项目,自己也是很不容易的,一边在焦虑着自己是不是错过了一次百倍币的机会,另外一边自己也在焦虑着万一这是个空气币怎么办,自己什么都没了解,这里提供的渠道也只是提供代投,最终赔了他们也负责不了什么的。虽然现在看来自己当时的决策还是挺英明的,但是再往前一个多月两个月,自己这样的犹豫就会错失大把大把的机会。
那么反过来说,到底什么样的项目才是好项目呢?
我自己也不知道,毕竟仍然是研究的不够深入的一个人。但是从传统项目的角度来考虑(个人感觉,既然是做项目的团队,一样也是做项目,只是做的东西不一样,因此这些考虑的方面应该不会差的太远),大致应该有这么几点:
1.项目逻辑
无论如何,项目是需要落地的,项目的逻辑最起码能说的通。不要说什么区块链是颠覆所有,区块链有其优势,同时也有其缺点,有很多传统的项目并不适合用区块链去做,老老实实的用传统的信息化手段去做就足够了,而且稳定可靠效率高,成本低。
这跟之前的互联网项目也一样。互联网创业刚火起来的时候,很多的人蜂拥进来要创业,自己在家愁眉苦脸思考出来一个场景,就觉得自己的模式已经思考好了,可以落地实施了。确实,最初这样项目也能拿到投资,但是最终,或者互联网创业风潮远未过去的时候,这样的项目就被证明是没有存活空间的于是等到把钱花光,入不敷出甚至没有收入,项目宣告破产。
之所以把项目放在第一个位置来说,是因为作为一个区块链的项目,基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透明的,而且是一个几乎全新的领域,谁说在这方面已经精通了,那几乎都是扯淡,所以作为一个用来满足人们、社会某一方面需求,解决某一方面问题的项目,逻辑必须是得能说得通的。
未完待续。

区块链学习(2)

前面说到开始投资了。

自己兑换usdt或者兑换btc,然后开始投资,这没什么问题,其实也是早就知道。但是,自己会有一种心理,就跟自己最初看某个商品什么价格一样。比如看房子,你可能从12、13年就看了,那时候是什么价,自己有一个判断,然后做了一个决策,那就是不买,觉得太贵了。无论是投资还是自住,自己都错过了一次上车的机会,这就如自己第一次看到数字币的时候一样,那时候会觉得,这不就是数字币,为什么这么贵,买了有价值吗。后面就是,房价涨涨涨涨涨,当你再去看同一个位置的同样条件的房子的时候,房价的增幅让你又重新刷新了三观。然后你会觉得,不行,我得买了。但是!但是,这个时候多数人不会觉得,当前什么价格就直接买了就好了,哪怕贷款,多数还想等等,等等,觉得这价格不合理啊,明明我那时候看的这么低,但是现在已经涨到这个价格了,我觉得我要是现在买了,那就相当于承认了之前的错误决策,承认了自己的错误。而绝大多数人是不愿意承认这个的。

我也一样,看数字币的时候也一样。早就看过,还好,最早看的时候已经特别久了,所以没造成什么影响。但是在知道最近的大行情,以及下了决定要开始投资的时候,自己也不停的看过盘面,在这过程中,一些想要买的币就不停的在涨涨涨涨。最关键的是,比特币也不停的在涨。那时候自己对usdt了解还不深,最开始就觉得,如果法币兑换数字币,那肯定还是老牌数字币比特币最靠谱啊。

未完待续。。。

去兑换币的时候,选择比特币,原因当时应该有两个,一个是对usdt不熟悉,对法币交易市场也不熟悉,总觉得usdt对美元是1:1,我用超过这个价格的钱买usdt好亏啊,总觉得应该有路子去原价买入usdt,但是自己又没有途径;另外一个,就是上面说的,我最开始看的时候,usdt并没有那么高的价格。但是比特币这个价格,我算不过来啊~ 哈哈 所以最后决定了用法币交易比特币。但是后来交易完成之后,仔细一算,其实比特币也有相当高的溢价,当时买的时候应该是10个点多了,也算是相当高。当然后面还见过更高的,这都后话了。

这样,我在知道比特币,数字货币,好几年之后,才终于有了第一次数字货币交易。因为加入了这个哥们的小密圈,跟着看好像是有一些参加ico的机会的,而这些机会基本都是用以太坊(eth)来进行计算的,所以买了比特币之后,就交易成了以太坊。

在做这笔交易之初,我的心里真正的想法是人为我亏了的。因为上来一交易就有10%的溢价,这时候从账面上看总价已经亏了10%了,心里还没从那种反应过来。这种心理也是我后来发现,并且决定要逐渐改善的。这种心理会让自己的判断出现偏差,并且只注重眼前短期的利益。当然后面很快就已经在账面上把这些钱赚回来了。

这时候从小密圈里认识了相当一波做数字货币投资,研究,交易,甚至开发的人。很幸运,很幸福,能遇到这么一波人。暂时还说不准志同道合什么的,但是同样是一群时刻关注着最新动态,最新技术,最新事物的人,碰到一起,总是轻松愉快充满激情的。